你除了可以查詢台灣各地的木匠、木工作坊,也可以考慮尋找具備「裝潢木工乙級」、「家具木工乙級」、「門窗木工乙級」等相關證照的木工,細木工匠與後兩類證照較有關聯,不屬於大規模室內裝潢的範疇。你也可以透過 homify 官網,搜尋專業人士項目左欄的「細木工匠」,就可以瀏覽台灣各地的專業人士。
家中任何一角都有可能都是細木工匠的作品,比方說:臥室裡的抽屜櫃、木作前門...等。細木工匠要有基本的數學相關知識(進行測量、準確解釋設計、製作產品,並符合客戶的預算),而細木工匠的常見工作含:
安裝各種的木作配置,包括製作樓梯和廚櫃,打造木頭層板和木框架等任何木作相關的物品、使用各種木工所需的機械和工具、使用設計上所需使用的軟體(CAD)、切割地板、家具、門和框架所要使用的木材並且組裝在一起。
木工和細木工匠都是建築相關的職業,但若真的要細分的話,細木工匠是偏向於在工作室或是工廠裡頭處理木材,而木匠則是在施工現場建構組裝物件。
細木工匠通常會制作如窗戶,天花板桁架,樓梯,門等類的配件,因此他們最常投入的工作就是製作門窗框架以及創作出訂製的家具。
木匠則通常是在施工現場,所以他們可能會長時間地進行木作工作,而常見的工作包含:
一般來說,台灣各地大部份的木工收費約在每日 3000 元以上,需附午餐涼水。但細木工匠根據訂製物品樣式、材料、工序等差異,有更個人化的施作範圍落差。詳細狀況務必親自諮詢細木工匠,並於報價單詳細註明品項、樣式、木材種類與來源、價格、工法等各樣細節。
現代人對於居家設計有更多自己的想法,因此常常自行接洽商家、工匠以打造心儀的理想家具,但在繁瑣的接洽流程中也可能出現不少糾紛。以下提供四個基本概念供讀者參考。
1. 慎選有信用的細木工匠或廠商
挑選有證照也有信譽的專家,比如細木工匠最好有「家具木工」乙級以上的證照,建築師或設計師持有建築師、室內設計乙級技術士證等執照,不僅可以確保施工品質,也可以藉著專家熟稔有信用的業界經驗,免去後續採購、溝通、監工等流程的麻煩。一開始就選擇值得託付可信賴的對象,對於雇主、專家都可以事半功倍。
2. 簽訂合約
在合約上詳細註明材料、工種、工期、工法、數量單位等,並逐項計價,盡量清楚列明每一筆花費。與細木工匠接洽需特別注意設計圖(包含家具樣式、線條、尺寸、組裝)、木料、五金等材料的品質與單位,以免產生誤會甚至偷工減料的狀況,也需列明是否有退貨與保固條款,以確保若驗收家具卻不如預期、或使用不到半年卻家具開裂變形時,是否有條款可以保障雙方的權益。
3. 特別注意退貨、到貨期限等問題
許多人已經懂得把精力放在家具樣式的訂製上,卻忽略了完工後續的細節。然而,許多家具糾紛都是直到收貨後發現不符想像才產生的。建議在初期就和細木工匠確定:是否可以維修、退換貨等種種驗收條款。雖然訂製家具比起系統家具更難退貨,但消費者還是應注意自己的權益,若是家具品質真的很差,也應該有退貨退款的權利。再比方,有些商家為了吸引顧客,會短報家具完工日,最後才發現無法按時交貨。像這類拖延狀況,也應在最初簽約時就討論相關規定,看是等到家具到府組裝完畢再結清尾款,或是遲交按比例扣總工程款。若有施工品質問題,最好能在收到貨的當下立即指出。又,若看到「不滿意不得退款」、「不收訂金全額付款」、「不接受拍照」等廠商說明,可能也需多做考慮。因為現場看和實際收到成品在家使用往往有很大的差距,不能拍照也使人缺乏討論的憑據,除非十分了解也喜愛廠商,否則都應三思。
訂立詳細的合約並不是故意刁難對方,而是確保雙方各自的權利與義務,且應該在有充分溝通也充分了解條件的基礎下簽約,如此一來才能使雙方合作愉快,並減少爭執的風險。
木工相關的延伸閱讀:打造量身訂做的家:系統櫃的5件必知事項